吴俊
魔幻·科幻 0收藏 8
30年前,外星无人飞船造访地球,一个长期窥伺地球的外星文明逐渐浮出水面。30年后,曾经配合默契坚不可摧的人类联盟出现裂隙,由中国负责的全球性综合防卫体系——“南天门计划”维系艰难。
书籍详情钱钟书
当代文学 0收藏 13
围城故事发生于1920到1940年代。主角方鸿渐是个从中国南方乡绅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于家庭压力与同乡周家女子订亲。但在其上大学期间,周氏患病早亡。准岳父周先生被方所写的唁电感动,资助他出国求学。 方鸿渐在欧洲游学期间,不理学业。为了给家人一个交待,方于毕业前购买了虚构的“克莱登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并随海外学成的学生回国。在船上与留学生鲍小姐相识并热恋,但被鲍小姐欺骗感情。同时也遇见了大学同学苏文纨。 到达上海后,在已故未婚妻父亲周先生开办的银行任职。此时,方获得了同学苏文纨的青睐,又与苏的表妹唐晓芙一见钟情,整日周旋于苏、唐二人之间,期间并结识了追求苏文纨的赵辛楣。方最终与苏、唐二人感情终结,苏嫁与诗人曹元朗,而赵也明白方并非其情敌,从此与方惺惺相惜。方鸿渐逐渐与周家不和。 抗战开始,方家逃难至上海的租界。在赵辛楣的引荐下,与赵辛楣、孙柔嘉、顾尔谦、李梅亭几人同赴位于内地的三闾大学任教。由于方鸿渐性格等方面的弱点,陷入了复杂的人际纠纷当中。后与孙柔嘉订婚,并离开三闾大学回到上海。在赵辛楣的帮助下,方鸿渐在一家报馆任职,与孙柔嘉结婚。 婚后,方鸿渐夫妇与方家、孙柔嘉姑母家的矛盾暴露并激化。方鸿渐辞职并与孙柔嘉吵翻,逐渐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书籍详情【日】上野千鹤子
生活·纪实 0收藏 7
《厌女:日本的女性嫌恶》不是一部纯理论性著作,而是运用女性主义理论针对日本当代的各种社会现象的实践性分析。《厌女》处理了广泛的日本题材,其中既有文学性的,比如谈到小说家吉行淳之介、永井荷风、林真理子等,更多的则是社会性的。上野千鹤子谈到的许多现象,尤其是家庭的、婚姻的,在中国也有很类似的情况。知性的读者会从这些论述中获得强烈共鸣并得到理论上的指引。
书籍详情武侠·修真 48收藏 2万
魔族强势,在人类即将被灭绝之时,六大圣殿崛起,带领着人类守住最后的领土。一名少年,为救母加入骑士圣殿,奇迹、诡计,不断在他身上上演。在这人类六大圣殿与七十二柱魔神相互倾轧的世界,他能否登上象征着骑士最高荣耀的神印王座?
书籍详情武侠·修真 19收藏 1万
冰冷与黑暗并存的宇宙深处,九具庞大的龙尸拉着一口青铜古棺,亘古长存。 这是太空探测器在枯寂的宇宙中捕捉到的一幅极其震撼的画面。 九龙拉棺,究竟是回到了上古,还是来到了星空的彼岸? 一个浩大的仙侠世界,光怪陆离,神秘无尽。热血似火山沸腾,激情若瀚海汹涌,欲望如深渊无止境…… 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
书籍详情武侠·修真 17收藏 1万
一个普通的山村穷小子,偶然之下,跨入到一个江湖小门派,成了一名记名弟子。他以这样身份,如何在门派中立足,如何以平庸的资质进入到修仙者的行列,从而笑傲三界之中!又如何以平庸的资质,进入到修仙者的行列?和其他巨枭魔头、仙宗仙师并列于山海内外?修仙世界尔虞我诈、弱肉强食,大道漫漫,仙途凶险,看普通山村少年韩立如何艰难修仙。虽然资质平庸,但依靠自身努力和合理算计修炼成仙。修仙的过程极为不易,不仅需要克服自身的种种缺陷,同时还要接受敌人和天地的考验,经过重重“跋涉”才能得道。
书籍详情天地间,有万相。而我李洛,终将成为这万相之王。继《斗破苍穹》《武动乾坤》《大主宰》《元尊》之后,天蚕土豆又一部玄幻力作。
《逆天邪神》是网络作家火星引力创作的东方玄幻类网络小说,首发于纵横中文网。小说主要讲述一代少年云澈继承邪神之血,走上了逆天之途的故事。
魔族强势,在人类即将被灭绝之时,六大圣殿崛起,带领着人类守住最后的领土。一名少年,为救母加入骑士圣殿,奇迹、诡计,不断在他身上上演。在这人类六大圣殿与七十二柱魔神相互倾轧的世界,他能否登上象征着骑士最高荣耀的神印王座?
法医秦明超级畅销品牌·守夜者系列第三季 击穿人性盲点,直面尘封几十年的真相! 刚破获二十二人越狱案、幽灵骑士被杀案的守夜者组织,当凶手被缉拿后,负责审讯的组织导师唐骏却葬身工地! 诡异的是,现场遗留的手环步数与唐骏手机记录步数有着巨大的差距…… 原本以为胜利在望,却不曾想竟遭到这一记重大打击, 更艰难的是,守夜者组织的神秘对手不给人一丝喘息的机会: 旷野路上,突然失控的校车冲入深湖,孩童们的尖叫声划破寂静; 广袤林场里,一具无名男尸上却检验出了女性的DNA; 精神病院会场中,一名背负六公斤炸药的老人、数十名无辜群众,随时灰飞烟灭…… 组织导师的死亡是意外还是人为?追逐到最后,他们是否能冲破人性的盲点?直面封存二十多年的真相?
30年前,外星无人飞船造访地球,一个长期窥伺地球的外星文明逐渐浮出水面。30年后,曾经配合默契坚不可摧的人类联盟出现裂隙,由中国负责的全球性综合防卫体系——“南天门计划”维系艰难。
《厌女:日本的女性嫌恶》不是一部纯理论性著作,而是运用女性主义理论针对日本当代的各种社会现象的实践性分析。《厌女》处理了广泛的日本题材,其中既有文学性的,比如谈到小说家吉行淳之介、永井荷风、林真理子等,更多的则是社会性的。上野千鹤子谈到的许多现象,尤其是家庭的、婚姻的,在中国也有很类似的情况。知性的读者会从这些论述中获得强烈共鸣并得到理论上的指引。
《七种武器》,古龙的一篇武侠系列小说,七种武器,七个中篇,七个主人公,七段迥然不同的故事,七种快慢缓急、冷热刚柔各具特色的写作风格。长生剑、孔雀翎、碧玉刀、多情环、离别钩、霸王枪、箱子(英雄无泪),七种非一般的江湖武器,件件精妙绝伦。这七件武器在一个个大侠的手里,耍得出神入化。七件武器交织出七个精彩的武林故事。小说故事奇崛诡异,人物性格各异,非常有深意。
围城故事发生于1920到1940年代。主角方鸿渐是个从中国南方乡绅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于家庭压力与同乡周家女子订亲。但在其上大学期间,周氏患病早亡。准岳父周先生被方所写的唁电感动,资助他出国求学。 方鸿渐在欧洲游学期间,不理学业。为了给家人一个交待,方于毕业前购买了虚构的“克莱登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并随海外学成的学生回国。在船上与留学生鲍小姐相识并热恋,但被鲍小姐欺骗感情。同时也遇见了大学同学苏文纨。 到达上海后,在已故未婚妻父亲周先生开办的银行任职。此时,方获得了同学苏文纨的青睐,又与苏的表妹唐晓芙一见钟情,整日周旋于苏、唐二人之间,期间并结识了追求苏文纨的赵辛楣。方最终与苏、唐二人感情终结,苏嫁与诗人曹元朗,而赵也明白方并非其情敌,从此与方惺惺相惜。方鸿渐逐渐与周家不和。 抗战开始,方家逃难至上海的租界。在赵辛楣的引荐下,与赵辛楣、孙柔嘉、顾尔谦、李梅亭几人同赴位于内地的三闾大学任教。由于方鸿渐性格等方面的弱点,陷入了复杂的人际纠纷当中。后与孙柔嘉订婚,并离开三闾大学回到上海。在赵辛楣的帮助下,方鸿渐在一家报馆任职,与孙柔嘉结婚。 婚后,方鸿渐夫妇与方家、孙柔嘉姑母家的矛盾暴露并激化。方鸿渐辞职并与孙柔嘉吵翻,逐渐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伊索被誉为“希腊寓言之父”,“西方寓言的开山鼻祖”。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古老、影响最大的寓言,由于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富于哲理,在全世界流传两千五百余年而经久不衰。阅读伊索寓言使人趋向聪明、理智、豁达、沉稳。 本书精选伊索寓言429篇,另选古希腊重要寓言家费德鲁斯和巴布里乌斯的精彩寓言100篇。 《伊索寓言》启迪着我们的心智,呵护着我们的心灵,陶冶着我们的情操。对广大读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人格、修养、心态、志趣、能力等方面有着这样和那样深远的影响和熏陶。书中主要内容有披着羊皮的狼、狐狸和葡萄、狐狸和山羊、老鹰、野猫和野猪、看家狗和狼、猎人和马、牧羊人和野山羊、驴和哈巴狗、狐狸和鹤、兔子和青蛙、老鹰和狐狸、射在牛栏里的鹿、阿拉伯人和骆驼、牡牛和山羊、狼的山羊、人和狮子、保姆和狼、父亲和两个女儿、狗和倒影、老鹰和箭、爱慕虚荣的乌鸦、乡下老鼠和城里老鼠、老妇人和女仆、树和斧头、一捆柴、狼和小羊等。
瑞士著名作家斯比丽夫人的小说《海蒂》出版至今已过百年,对青少年读者仍有巨大的吸引力,它先后被拍成电影和电视剧,制作成动画片和卡通书,井灌成唱片,译成世界上几十种文字,发行量不计其数,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书中的主人公海蒂极受青少年朋友的喜爱,《海蒂》已作为一本经典性的青少年读物成为世界性的畅销书。 作者约翰娜·斯比丽(1827-1901)出生在瑞士苏黎世附近的一个村庄里,父亲是一名医生,母亲则是一个诗人,她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25岁那年同约翰·伯恩哈德·斯比丽结婚。从1879年起,她写了大量的故事,这些作品冠以总书名《献给孩子以及那些热爱孩子的人们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海蒂的学习和漫游岁月》和《海蒂学以致用》。除了这些故事外,斯比丽夫人的重要作品还有《在弗里尼坎上的一片叶子》、《没有故乡》、《格里特利的孩子们》等。 《海蒂》分为第一部“海蒂的学习和漫游岁月”和第二部“海蒂学以致用”。小说以风景如画的阿尔卑斯山为背景,第一部描写了小海蒂童年时期的成长历程,第二部描写了成长起来的海蒂帮助瘫痪姑娘克拉拉重新站立起来的故事。海蒂是一个天真活泼、善良淳朴的小姑娘,她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助人为乐,年纪不大却有着感人的人格就力。正是在她纯真的感情感染下,饱经沧桑、心情抑郁的爷爷变得开朗起来。也正是在她的爱心帮助下,瘫痪姑娘克拉拉又有了生活的勇气,重新站立起来。在这部作品里,作者通过许多真实感人的生活场景和恰到好处的艺术细节,逐步描绘出海蒂真挚感人的艺术形象。作品中其他人物,如外表冷漠、内心善良的爷爷,喜欢放羊玩耍而不爱学习的彼得,以及懂得孩子心理。善于启发和引导孩子的克拉拉的奶奶等,也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这也是这部作品深受欢迎的原因所在。 这部作品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作者以深厚的感情,用极其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阿尔卑斯山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朴实淳厚的风土民情以及海蒂对美好家园的热爱,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美好的阿尔卑斯山画卷。现在,小说中描绘的海蒂的家乡已经成为一个著名旅游景点,世界各地的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前往那里,去参观海蒂曾经居住过的茅屋、呼吸那里的清新空气、饱览那些美丽如画的景色。由此可见,《海蒂》这部小说和“海蒂”这个形象具有多么大的艺术魅力和感人力量。
红楼梦写于十八世纪中叶的清乾隆时代,内容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封建官僚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特别是贾家的衰落过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说明了封建王朝必将衰落的历史命运。作品语言优美生动,善于刻画人物,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尤三姐等个性鲜明的人物。本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叙都氏性妒及其家庭纠葛事。文中曾引用明戏曲家吴炳《疗妒羹》传奇中的某些段略。言成珪出身微贱,娶绸绢铺员外都直之女为妻,难免惧内。都氏不育,又喜妒,疑珪有意于婢。珪因无子,胁迫都氏允其纳妾。都氏竟用高价求一阴阳女为其妾,珪婚后大为不悦,与随嫁之婢翠苔通。都氏发觉,罚珪跪至四更,鞭打翠苔,弃于江中。后被救,与珪成婚并生一子。原来都氏是天界昴日鸡星之妻,性泼悍,犯嫉妒之罪,投胎为都氏。冥王令无常勾取都氏,一路拷打,倍受折磨,后抽去其脊梁上妒筋,转回阳世,从此妒心全无。
论中国大陆落后问题的秦汉根源,当代中国史学的三大主流,海外读曹雪芹的“文化冲突”,杀一个文明容易建一个文明很难…… 《史学与红学》收录了史家唐德刚在史学理论、研究方法和红学方面的札记共计十七篇,论及史学与文学的关系、小说与历史的关系、海外中国作家的本土性、汉字拉丁化等议题。作者认为,“文史不分”是传统东、西方史学异曲同工之处,优秀的史学著作往往也是卓越的文学精品,主张史以文传,避免僵硬执拗地治史,并强调社会科学的重要性。书中细述李宗仁回忆录成书过程的篇章,可见其在口述史学方面用功之深,作者对《红楼梦》里避讳问题的集中讨论和“以经读经”分析曹雪芹的“文化冲突”的文章也颇有创见。 《史学与红学》谈的是重大的历史事件,由于唐先生的文笔有文学笔底,写得灵活,因而让读者不忍停下来,这就是文学笔法的功劳。后来跟史家唐德刚打过笔仗的夏志清先生十分看重“唐派散文”,称其为“当代中国别树一帜的散文家”。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鹖冠子》是道家著作,传为战国时期楚国隐士鹖冠子所作。原著一篇不分篇,后世因内容而分篇,最终定为十九篇。“无为”理论亦是《鹖冠子》阐述的一大主题。在道家“无为”理论指导下提出了“帝制神化(影响了张湛神惠论)”的政治观点。 作者不详,《汉书·艺文志》称作者是“楚人”﹐“居深山﹐以鹖为冠”。应劭《风俗通义》佚文也说:“鹖冠氏﹐楚贤人﹐以鹖为冠﹐因氏焉。鹖冠子著书。”《鹖冠子》一书大多阐述道家思想,也有天学、宇宙论等方面的内容。《汉书?艺文志》着录一篇,列之于道家清人王人俊辑《鹖冠子佚文》一卷。 唐代柳宗元作《辩鹖冠子》一文,认为此书“尽鄙浅言也,吾意好事者伪为其书。”遂论断它是伪书。自是以来,《鹖冠子》是伪书几成定论。由于柳宗元的影响力,敢于发声为其翻案的几乎没有,后世多认同此为伪书。近代学者吕思勉指出:“此书词古意茂,决非后世所能伪为,全书多道、法二家论,与《管子》最相似。”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大量帛书,有学者研究发现,《老子》乙本卷前的古佚书有里不见于别书而与《鹖冠子》相合的内容,证实了《鹖冠子》是战国时著作。证明此书并非伪书。确属黄老一派道家著作。重要注疏(近)方勇《子藏·道家部·鹖冠子卷》
《千字文》出自南朝才人周兴嗣,全文由完全不重复的一千个字组成,包含了天文、地理、历史、社会、伦理、教育等等多方面的知识,是我国历史上综合性启蒙教育读物的开山之作。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 次于《三字经》。《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 作者李毓秀(1662~1722年)是清朝康熙 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 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 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 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 《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 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今据通行本整理。
《百家姓》是中华姓氏的蒙学识字书籍,采用四言韵句,对不同的姓氏进行了排列,句句押韵。全篇504个姓氏,占流传至今还在使用的三千个姓氏的六分之一,但是已经包含了大部分人口的姓氏,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三字一句,朗朗上口,短小精悍,通俗易懂。以“人之初,性本善”起篇,叙述了三纲五常十义,五谷六畜七情,四书六经诸子,历史朝代更迭,最后以著名事例作结。通篇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文学、历史、天文、地理等知识,宣扬了传统伦理思想,如“仁、义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朱子家训》仅506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1首诗,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诸诗配有注释和评点。 五言古诗简称五古,是唐代诗坛较为流行的体裁。唐人五古笔力豪纵,气象万千,直接用于叙事、抒情、议论、写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其代表作家李白、杜甫...
Stephen Hawking’s worldwide bestseller,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has been a landmark volume in scientific writing. Its author’s engaging voice is one reason, and the compelling subjects he addresses is another: the nature of space and time, the role of God in creation, and the history and future of the universe. But it is also true that in the years since its publication, readers have repeatedly told Professor Hawking of their great difficulty in understanding some of the book’s most important concepts. This is the origin of and the reason for "A Briefer History of Time": its author’s wish to make its content accessible to readers - as well as to bring it up-to-date with the latest scientific observations and findings. Although this book is literally somewhat’ briefer’, it actually expands on the great subjects of the original. Purely technical concepts, such as the mathematics of chaotic boundary conditions, are gone. Conversely, subjects of wide interest that were difficult to follow because they were interspersed throughout the book have now been given entire chapters of their own, including relativity, curved space, and quantum theory. This reorganization has allowed the authors to expand areas of special interest and recent progress, from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string theory to exciting developments in the search for a complete, unified theory of all the forces of physics. Like prior editions of the book - but even more so - "A Briefer History of Time" will guide non scientists everywhere in the ongoing search for the tantalizing secrets at the heart of time and space. Thirty-eight full-color illustrations enhance the text and make "A Briefer History of Time" an exhilarating addition in its own right to the literature of science. --This text refers to an out of print or unavailable edition of this title.
2021年11月25日周口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 2021年12月28日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批准
2022年1月11日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2022年1月21日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2022年1月23日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2019年8月30日徐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2019年9月27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 根据2021年12月31日徐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十次会议通过 2022年1月14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的《徐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徐州市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条例〉等六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
2017年10月31日徐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2017年12月2日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批准 根据2021年12月31日徐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十次会议通过 2022年1月14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的《徐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徐州市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条例〉等六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
2021年12月31日徐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十次会议通过 2022年1月14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
2022年1月2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推背图中的历史》是2008年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袁行陪。该书的作者以推背图的六十卦象为线索,集中探讨中国自唐以后的重大历史事件,检讨了历史大势中中国文化的得与失。
本版为中英文对照圣经,中文采用简体字的《新标点和合本》,英文采用新国际版圣经(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缩写为NIV。
本版为中英文对照圣经,中文采用简体字的《新标点和合本》,英文采用新国际版圣经(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缩写为NIV。
新华社北京8月10日电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发表《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
这是毛泽东1947年12月25日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中共中央召集的会议上的报告。全文约12000字。最初发表在晋冀鲁豫边区1948年1月1日《人民日报》上。1948年1月1日的《辽南日报》、《新华日报》(太行版)、《冀南日报》、《晋察冀日报》、《东北日报》均予以登载,后收入1948年1月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编印的《子弟兵》、1948年1月15日合江工作通讯社办的《合江工作通讯》、1948年4月东北书店编印的《目前党的政策汇编》、1948年6月华东军区编印的《土改整党丛书》、1949年4月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印行的《四个必读文件》、1949年5月5日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编的《一九四八年以来的政策汇编》等集子。收入1960年9月版《毛泽东选集》第4卷。 该文的单行本有140多种。其中建国前出版的汉文版就有80多种。如1947年察哈尔日报社、渤海出版社等出版的版本;解放社、香港正报社图书部等20多家出版单位出版的版本等。建国后人民出版社出版了5种版本。少数民族文版有10多种版本,外文版有外文出版社和国外出版的40多种版本。还有印度、越南、保加利亚、意大利、希腊等国家出版的外文版本。盲文版有2种。
这是毛泽东1947年12月25日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中共中央召集的会议上的报告。全文约12000字。最初发表在晋冀鲁豫边区1948年1月1日《人民日报》上。1948年1月1日的《辽南日报》、《新华日报》(太行版)、《冀南日报》、《晋察冀日报》、《东北日报》均予以登载,后收入1948年1月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编印的《子弟兵》、1948年1月15日合江工作通讯社办的《合江工作通讯》、1948年4月东北书店编印的《目前党的政策汇编》、1948年6月华东军区编印的《土改整党丛书》、1949年4月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印行的《四个必读文件》、1949年5月5日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编的《一九四八年以来的政策汇编》等集子。收入1960年9月版《毛泽东选集》第4卷。
这是毛泽东1942年2月1日在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的演说,全文约11600字。原题为《整顿学风党风文风》,曾刊载于1942年4月27日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5月5日《晋冀日报》、1942年5月17日《新华日报》。收入1942年4月延安解放社出版的《整顿三风文献》、1942年7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印的《抗战以来重要文件汇集》、1943年10月编印的《两条路线》(下)。1947年3月、1948年5月、1948年分别收入中共晋察冀中央局、东北书店、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编印的《毛泽东选集》。1953年2月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3卷、1986年8月出版的《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也收入该文。该文的单行本有50多种。其中汉文版10种,少数民族文版10多种,外文版30多种,还有盲文版1种。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