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鹖冠子》据传是战国时期一个楚国隐士所作,因作者平常总戴着羽毛装饰帽子,大家就给他取了一个别号叫鹖冠子。原著一篇不分篇,后世因内容而分篇,最终定为十九篇。“无为”理论亦是《鹖冠子》阐述的一大主题。在“无为”理论指导下提出了“帝制神化(影响了张湛神惠论)”的政治观点。
《鹖冠子》一书大多阐述哲学思想,也有天学、宇宙论等方面的内容。《汉书‧艺文志》着录一篇,清人王人俊辑《鹖冠子佚文》一卷。
唐代柳宗元作《辩鹖冠子》一文,认为此书“尽鄙浅言也,吾意好事者伪为其书。”遂论断它是伪书。自是以来,《鹖冠子》是伪书几成定论。由于柳宗元的影响力,敢于发声为其翻案的几乎没有,后世多认同此为伪书。近代学者吕思勉指出:“此书词古意茂,决非后世所能伪为,全书多道、法二家论,与《管子》最相似。” 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大量帛书,有学者研究发现,《老子》乙本卷前的古佚书有里不见于别书而与《鹖冠子》相合的内容,证实了《鹖冠子》是战国时著作。证明此书并非伪书。
作者
鹖冠子,战国时期楚人,亦说賨人(楚悼王元年,即前 401年),楚伐巴;十四年(前388年),派芈姓宗裔在今达州市渠县土溪镇建賨子国,包括达州在内的巴地尽属楚,实为生活在古巴国地的巴族賨人)。著名思想家、道学家、兵学家,“西南道学鼻祖”,与诸子百家齐名。据东汉学者应劭《风俗通义·姓氏》载:“鹖冠氏,賨人。以鹖冠为姓,鹖冠子著书。
目录
博选第一
着希第二
夜行第三
天则第四
环流第五
道端第六
近迭第七
度万第八
王鈇第九
泰鸿第十
泰录第十一
世兵第十二
备知第十三
兵政第十四
学问第十五
世贤第十六
天权第十七
能天第十八
武灵王第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