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条:人民检察院负责案件管理的部门对检察机关办理案件的受理、期限、程序、质量等进行管理、监督、预警。 第六百六十五条:人民检察院负责案件管理的部门发现本院办案活动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 ...登录后阅读完整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内容介绍

高检发释字〔2019〕4号

第1章:通则

通则

第2章:管辖

管辖

第3章:回避

回避

第4章:辩护与代理

辩护与代理

第5章:证据

证据

第6章:强制措施

第一节:拘传

第二节:取保候审

第三节:监视居住

第四节:拘留

第五节:逮捕

第六节:监察机关移送案件的强制措施

第七节:其他规定

第7章:案件受理

案件受理

第8章:立案

第一节:立案审查

第二节:立案决定

第9章:侦查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三节:询问证人、被害人

第四节:勘验、检查

第五节:搜查

第六节:调取、查封、扣押、查询、冻结

第七节:鉴定

第八节:辨认

第九节:技术侦查措施

第十节:通缉

第十一节:侦查终结

第10章:审查逮捕和审查起诉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认罪认罚从宽案件办理

第三节:审查批准逮捕

第四节:审查决定逮捕

第五节: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和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

第六节:核准追诉

第七节:审查起诉

第八节:起诉

第九节:不起诉

第11章:出席法庭

第一节:出席第一审法庭

第二节:简易程序

第三节:速裁程序

第四节:出席第二审法庭

第五节:出席再审法庭

第12章:特别程序

第一节: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第二节: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第三节:缺席审判程序

第四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第五节: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第13章:刑事诉讼法律监督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刑事立案监督

第三节:侦查活动监督

第四节:审判活动监督

第五节:羁押必要性审查

第六节:刑事判决、裁定监督

第七节:死刑复核监督

第八节:羁押期限和办案期限监督

第14章:刑罚执行和监管执法监督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交付执行监督

第三节: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监督

第四节:社区矫正监督

第五节: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监督

第六节:死刑执行监督

第七节:强制医疗执行监督

第八节:监管执法监督

第九节:事故检察

第15章:案件管理

案件管理

第16章:刑事司法协助

刑事司法协助

第17章:附则

附则

第17章:附则

附则

第16章:刑事司法协助

刑事司法协助

第15章:案件管理

案件管理

第14章:刑罚执行和监管执法监督

第九节:事故检察

第八节:监管执法监督

第七节:强制医疗执行监督

第六节:死刑执行监督

第五节: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监督

第四节:社区矫正监督

第三节: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监督

第二节:交付执行监督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13章:刑事诉讼法律监督

第八节:羁押期限和办案期限监督

第七节:死刑复核监督

第六节:刑事判决、裁定监督

第五节:羁押必要性审查

第四节:审判活动监督

第三节:侦查活动监督

第二节:刑事立案监督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12章:特别程序

第五节: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第四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第三节:缺席审判程序

第二节: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第一节: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第11章:出席法庭

第五节:出席再审法庭

第四节:出席第二审法庭

第三节:速裁程序

第二节:简易程序

第一节:出席第一审法庭

第10章:审查逮捕和审查起诉

第九节:不起诉

第八节:起诉

第七节:审查起诉

第六节:核准追诉

第五节: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和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

第四节:审查决定逮捕

第三节:审查批准逮捕

第二节:认罪认罚从宽案件办理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9章:侦查

第十一节:侦查终结

第十节:通缉

第九节:技术侦查措施

第八节:辨认

第七节:鉴定

第六节:调取、查封、扣押、查询、冻结

第五节:搜查

第四节:勘验、检查

第三节:询问证人、被害人

第二节: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8章:立案

第二节:立案决定

第一节:立案审查

第7章:案件受理

案件受理

第6章:强制措施

第七节:其他规定

第六节:监察机关移送案件的强制措施

第五节:逮捕

第四节:拘留

第三节:监视居住

第二节:取保候审

第一节:拘传

第5章:证据

证据

第4章:辩护与代理

辩护与代理

第3章:回避

回避

第2章:管辖

管辖

第1章:通则

通则

内容介绍

高检发释字〔2019〕4号